了解腸癌  

 

 

大腸癌年輕化

 

衛生署去年9月推出大腸癌篩查先導計劃,首兩階段接受檢查人士中,確診大腸癌率達6.5%,較署方預期高出一倍。第三階段已正式展開,篩查的年齡下降至62至65歲,署方預期確診人數會隨之下調。

另一方面,大腸癌大多由瘜肉演變而成,近年20至30歲的患者人數,比20年前增加約兩成。大腸癌患者增加,偏偏很多人掉以輕心,就算排便習慣改變、大便有血亦沒有理會,忽視身體響起的警號。

 

血便誤以為痔瘡 檢查發現癌已擴散

 

1. 年紀大才會患上大腸癌,年輕人士有病徵都不會跟大腸癌有關?

 

年輕患者在確診大腸癌時,較多屬於末期。原因可能跟新陳代謝較快有關,腫瘤生長速度相對較快。但更主要是病人自恃年輕,警覺性低,就算有徵狀也沒有跟進

 

2. 大便隱血測試呈陰性反應,代表沒有大腸瘜肉?

 

大便隱血測試不是百分百準確,化驗原理是檢查採集的大便樣本上有無隱血。理論上當腸道有腫瘤,糞便在通過時會沾上肉眼看不到的血。不過,由於檢查時只會抽取部分大便樣本,加上腫瘤未必經常流血,以致樣本未必沾有血液,測試的敏感度其實只得六至七成。因此,就算測試呈陰性,如有家族病史等較高風險因素,應按醫生指示定期作大腸鏡檢查。

 

 

3. 接受大腸鏡檢查並切除瘜肉後,就可一勞永逸?

 

切除瘜肉後並非絕對安全,要跟隨醫生指示定期檢查。即使切除瘜肉,患者復發的風險也會較一般人高出2至3倍,位置亦未必相同,所以必須依從醫生的建議定期檢查。

一般人可於45至50歲開始作大腸鏡檢查,沒特別發現可5年後作第二次檢查,之後每隔10年一次。

 

另外,避免吸煙飲酒及食加工肉類、多吃高纖食物、恆常運動及保持適當體重,都可減少患上腸癌風險。

 

http://www.vitas-lohas.com.hk

 #脫髮 #疲倦 #疲勞 #便秘 #肚腩 #美白 #骨膠原 #排毒 #草本 #維他命 #減肥 #塑身 #強髮 #強身 #強化指甲 #法國保健品 #保健品 #健康 #hairloss #fatique #constipation #tummyfat #fat #collagen #detox #herbalvitamins #reducefat #hkig #hkiger #hongkong #supplements #bodyshaping #antiwrinkle #strengthen #hair #improvehealth #healthydrink #strengthen #nails #french #vitamins


Copyright © 2023 香港紓適寧 VITAS  累積造訪 118265